极目新闻记者 曹雪娇
5月29日,国新办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交通运输领域5位代表围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勇当开路先锋”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这些年来,我国在交通运输行业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目前,我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速公路网、世界级港口群。对于这些交通领域的变化,5位代表在见面会上分别讲述了自己的感受。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通航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李然表示配资网官网入口,他在三峡葛洲坝(600068)通航领域待了20多年,亲身经历了这两个工程航运效益的逐步发挥。他本身是学机械的,通航服务是多领域、多学科的融合,促进他掌握更多知识。同时,通过主持开发一系列船闸检修大型装备、成套的检修工艺工法,使他个人和团队能力得到极大提升,这些成果还广泛应用于内河枢纽通航领域。在升船机运行管理维护领域,主要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实施了一系列试验,也获得了一些包括船舶设施系统等在内的原创技术成果。同时,得益于中德两国合作,中德两国长期进行内河枢纽交流,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和成长,他们实现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蜕变。
“现在很多场合都是我们在台上讲,国际同行在下面拿本子记。”李然说,现在最让他感到开心的一件事情,就是看到很多游客从世界各地、全国各地到宜昌、到三峡坐船体验过大坝,为我国的大国重器点赞。
对此,上海海事局“海巡01”轮船长詹春珮则表示,作为海巡船的巡航执法人员,她在水面的感受是更丰富、更智能、更靠前。
“更丰富是指水上巡航保障任务更加丰富。”詹春珮称,除日常辖区水上交通安全巡航,还增加了大舰护航,国产大型邮轮首航护航,巡航海上风电场、海洋牧场,保障港口绿色能源加注等。更智能是指航运以及海上监管更加智能。在海上执法过程中,能看到越来越多的船舶在辖区内通行,船舶货运量不断增加,船舶的智能化特征也越来越明显。“智能船舶”在长江口穿梭如织,“无人岸桥”每小时可高效装卸超过60个集装箱,“无人集卡”也就是集装箱运输车,可以实现低成本、安全运输。此外,“智慧海事”APP小程序“双轨并行、便利加倍”,实现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看得见”“叫得通”“管得住”。与此同时,监管服务更加靠前,通过加强对船公司、港口企业的管理,落实风险隐患排查处置,从而实现更高效监管,持续保障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稳定,“一个切实感受是,这些年重大事故应急处置任务明显减少。”
此外,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基础研究创新中心副主任田波介绍,公路建设大发展时期,公路由普通转向品质工程。水泥混凝土最核心就是砂子、碎石、水泥。因为环保要求很严,取河砂受到限制,现逐渐转向人工砂,即把碎石经过逐级破碎、拆分,形成类似于河砂的机制砂,它的规模和制造装备在“十四五”期间得到极大发展和规模化。其次是碎石,从山上的料厂破碎后运到施工工厂,如果抓一把,手上会沾很多石粉。“十四五”期间他们推广了水洗法,有先进的工地还推广超声波清洗法,石子经过清洗之后,颗颗都像饱满的粮食一样。
此外,田波介绍,我国的公路工程70%左右是混凝土工程,现逐渐推广钢模板,有的地方推广了不锈钢模板,更有条件的地方推广抛光的不锈钢模板。
“去这种工地会有一种幻觉,觉得像站在哈哈镜的面前一样,一面面镜子放在那里。”田波说,混凝土经过脱模之后,都可以照见人的影子。这些进步都是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努力实现的。
中交集团天山胜利隧道全断面硬岩掘进机“天山号”操作手崔华新则从隧道施工领域谈了他的感受。他表示,从技术层面来说,“十四五”我国开展了一系列重大项目,在天山胜利隧道超级工程建设中,他的技术水平、操作水平不断提升,从“会操作”转变成“精操作”。例如,遇到破碎围岩时,在没看到围岩的情况下,就能够通过操作参数来判断它的破碎程度,从而提前制定应对措施。从装备层面来说,“十四五”期间,国产TBM技术有很大提升,“天山号”就是运用国产TBM。装备制造领域更加智能化、自动化,操作界面也更加人性化,大大减轻了作业人员劳动强度。此外,“天山号”首次创新了压注系统,它将破碎地层的施工效率提升40%,模块化设计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
最后,中国邮政云南省怒江州分公司泸水市称杆乡邮政所所长桑南才分享了他感受到的变化。他表示,这些年,家乡在交通领域的生活变化很大,邮路更方便,骑摩托车直接到村寨,老百姓足不出户就可以拿到各种各样的邮件,大到电冰箱,小到化妆品、食品,样样都有。此外,他们的投递也实现了智能化,PDA可以同步信息、实时反馈。邮政在很多城市也推广了无人机、无人车投送,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下一步配资网官网入口,他准备参加无人机操作考试,以后也可以操作无人机送快递。
中融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